
根管治療術,又稱牙髓治療,一般較常聽到的俗稱為抽神經,粵語稱杜牙根,是牙醫學中治療牙髓壞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種手術。 該手術保留了牙齒,因而與拔牙術互補。 根管治療就是抽牙神經嗎?根管治療和牙髓治療是一回事嗎?(更多信息加小編微信:wuyoubianmei)。
牙齒中間空洞的部分包含稱為牙髓的軟組織。 空洞上部寬闊,稱為牙髓腔,下部有管狀的根管,由之導出牙神經和營養神經的血管。 人類一般每顆牙齒有1-4個根管,后部的牙齒根管最多。 牙髓發生感染,會造成疼痛、頜骨感染,最終牙齒因為牙神經的死亡而變得脆弱。
根管治療術過程
下顎右側第一顆臼齒根管治療并裝牙冠后的X射線照片,明亮部分為充填。 注意右邊兩根根管沒有全部充填,可能需要進一步手術。
1.拍X射線照片,確定患處結構和手術方案。
2.若活性牙髓則會施以局部麻醉若牙髓已壞死則不一定視患者需求。
3.移除蛀牙并進行髓腔開擴。
4.打開牙髓腔,取出發炎或壞死的牙髓。
5.用根管銼盡量移除感染源并擴大根管以利封填。
6.用消毒液(例如次氯酸鈉溶液)沖洗根管內部。
7.用專門的材料充填根管,盡量保持根管處于無菌狀態。
8.視齒質損失的程度及牙位選擇僅用樹脂或銀粉填補牙齒的窩洞,或安裝牙冠以保護剩余齒質。
根管治療術的缺點
•手術繁瑣,一般要2-4次就診才能完成。 病人要承受的痛苦也較大。
•價格昂貴,例如在美國一顆牙齒的手術一般需要1,000美元,如加上牙冠則可達2,000美元。
•可能失敗,消毒不徹底導致牙髓腔再次感染,導致需要拔牙。 具有4根根管的臼齒,第四根根管容易被錯過,導致失敗。 另外形狀異常的根管,消毒充填過程中也可能不徹底。
•局部麻醉有時不完全,牙根最深處仍會留有痛覺,這時就必須考驗牙醫的技術。
根管治療治療失敗是什么原因?
根管治療手術失敗后不一定需要拔牙。
根管治療迄今仍是牙髓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。 因此人們非常關注根管治療的療效,尤其是一些經過高標準治療仍然失敗的原因一直深受醫師的關注。 究其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:
(1).解剖學因素,包括側支根管、副根管、根尖分歧和根尖分叉等;
(2).治療過程中的醫源性因素如根管側穿未發現,根管超填,冠部封閉狀態欠佳和治療過程中紙尖、棉捻的遺留等;
(3).根管內微生物感染未得到控制,近年來根管外的感染尤其受到學者們的關注。
目前對于根管失敗的再治療,首選仍是保守性根管治療,即通過分析失敗原因選擇合理的根管治療手段,如超聲、雷射、微波等,選擇對根管細菌敏感的藥物處理根管,采用垂直的熱加壓充填技術充填側支根管、副根管等。 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,可以考慮根尖手術,但要嚴格地掌握適應征和禁忌癥。 根管治療失敗的再治療成功率,采用保守治療約為66%,失敗率為23%,根尖手術成功率為59%,失敗率為19%,二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。
下顎右側第一顆臼齒根管治療并裝牙冠后的X射線照片,明亮部分為充填。 注意右邊兩根根管沒有全部充填,可能需要進一步手術。
根管治療/牙齒又不痛干嘛抽神經?
Q、根管治療就是「抽神經」嗎?
光田醫院牙科部主任徐士桓說明,根管治療即俗稱的「抽神經」,即對已經產生病變的牙髓,以齒髓切斷術或完全拔除齒髓等清創并治療后,再將根管及髓腔做致密充填,目的是為了解除牙齒疼痛,以及治愈牙根尖區的感染,達到牙齒的保存。
許多人常把根管治療跟「抽神經」畫上等號,其實抽神經只是根管治療中的部份工作,根管治療后空腔連通到神經腔底部,牙齒咬裂掉的機會大增。
徐士桓認為,完整的根管治療包括去除牙髓組織(這步驟即俗稱抽神經)、根管沖洗及根管擴大、根管充填,其后再套上義齒冠(俗稱套上牙套)保護牙齒,套上牙套的優點是恢復美觀、發音,以及咬合功能。
?
Q、根管治療有風險嗎?
徐士桓說,根管治療風險在于術前需要施打麻藥,因此醫師會先詢問患者是否對麻藥有過敏反應,若經醫師判斷患者確有對麻藥產生不良反應的疑慮,最好轉診至醫院或口腔外科,進一步評估治療方式。
若病患有其他病史,如高血壓患者、心律不整、不穩定心絞痛、六個月內有心肌梗塞或中風、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等,腎上腺素的安全劑量遠少于一般人,因此牙醫在醫療前,應咨詢會診相關醫師,才能在兼顧病患安全的前提下,進行醫療。
Q、什么樣的牙齒需要根管治療?
根管治療的適應癥,包括蛀牙太深,已經侵犯到牙髓或細菌感染引起急、慢性牙髓炎;牙髓長期受刺激導致壞死;牙齒受撞擊外傷,而引起牙髓壞死;曾經做過根管治療,但治療不完全的牙齒。
Q、牙齒不痛,也需要根管治療嗎?
徐士桓說,牙髓炎可分為急性及慢性,患者大多因急性牙髓炎,牙齒才會抽痛及持續性的陣痛,痛到受不了找牙醫師就診;而慢性牙髓炎的癥狀比較輕微或什至沒有癥狀,病人因而忽略了或是不自知。
根據美國牙髓病專科學會的診斷分類,其中一項「無癥狀根尖牙周炎」,這一類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,雖然沒有癥狀,但藉由X光影像等方式診斷,可以看得出病征,因此建議患者接受根管治療。
徐士桓說,也就是不能單從疼痛來決定是否需要根管治療。 有的病患就醫前不會牙痛,但抽完神經后反而開始痛,因此醫師與病患之間在根管治療前的溝通,相當重要,若不治療,拖到后來,易導致神經發炎、囊腫,甚至蜂窩性組織炎。
徐士桓建議,若民眾發現在喝冷、熱水或咀嚼食物時,牙齒有不適感;牙齒變色;自發性或持續性的牙齒疼痛;出現裂痕;根管充填需重新治療,就可尋求牙醫的協助,評估是否該接受根管治療。
Q、做完根管治療還牙痛,是怎么回事?
徐士桓說,在接受牙髓內治療的過程中,可能會有短暫數天的不適感,這是正常現象,一般可經由服用止痛藥來消除。 有時醫師會刻意修短該顆根管治療的牙齒,避免咬合接觸,可紓解疼痛,若有較嚴重的癥狀,應立即與醫師聯絡。
Q、根管治療的優點是什么?
根管治療的優點,在于可以保持自然牙齒排列的完整性,防止拔牙后的齒槽骨骨質喪失,影響后續治療,且治療后可保存牙齒,避免因拔牙產生術后疼痛,也可以省去拔牙后需制做假牙的數量及費用,也可避免因牙齒早期拔除所造成的咬合不正,進而免除矯正治療的麻煩。
另外,對于有嚴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,例如有先天性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血友病、惡性貧血、白血病等病患,根管治療也可以免除拔牙或手術的危險性。 (@牙齒科整形網</a>)